歷經勞、資4小時激辯後,3年未調整的基本工資確定將微調3.47%,勞委會近期就呈報政院核定。在此調幅下,基本工
資月薪將從17,280元調漲600元成17,880元。至於最低時薪則從95元漲到98元,政院核定後,調漲案將從明年元旦起實
施。
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說明,今年基本工資調幅參考3項數據。首先是物價指數,96年到98年物價指數上漲率為2.67%,95
年到98年則是4.47%,基本工資漲幅應落兩者間。其次,參考台灣經濟成長率,去年為負數,儘管今年不錯,但今年討
論是參考去年數據,而且資方擔憂下半年景氣可能停滯。第三則是失業率,由於失業率目前5.2%仍偏高,所以最後決
議將95年到98年物價指數上漲率4.47%減掉1個百分點,以3.47%作為今年的基本工資調幅。
基本工資調幅最後由勞委會說了算,引發外界質疑。對此,王如玄指出,由於勞資意見分歧,勞方主張要調高到22,115
元,資方則主張不應該高於2%,在經建會、經濟部等官方代表都認同今年應調漲,但調幅不宜過大之下,學者專家也
不反對,最後由勞委會決定微調處理。
王如玄說,勞委會希望基本工資能由勞資對談處理,不要再因年年不討論,然後一次開會就要大漲,政府還需提出各
種減輕雇主配套並由納稅人買單。
王如玄強調,從今年起,每年第3季都會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,但一開始勞資需磨合,今年與明年的基本工資調幅
可能仍要由勞委會居間協調、拍版定案。
基本工資調漲後,全職勞工,只要保投薪資在17,400元級距以下約158.3萬餘人,扣除產業外勞18.7萬人,打工族28.3萬
人,本勞全職勞工受惠人數後約111.3萬人,以及時薪低於98元的打工族約有28.3萬餘人,都可望受惠。
基本工資調漲後,外界認為外勞是主要受惠對象之一,不過,另外的18.2萬名家庭類外勞因為不適用勞基法,最低薪資
仍是15,840元,除非立法讓家事外勞也適用勞基法,否則將不會因基本工資調高而調整。
過去10年,基本工資曾在民國96年調漲9.09%,其他年份皆持平。對照民間實質經濟性薪資(即國內受雇員工的平均月
薪,扣掉通貨膨脹率後的薪資,亦即實質購買力),近年來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多為負成長。工商時報【工商時報 薛孟
杰/台北報導】 |